文旅中国:文化艺术职业教育表演艺术类、文化服务类专业教学标准宣贯培训在杭州举办
6月26日,文化艺术职业教育表演艺术类、文化服务类专业教学标准宣贯培训在浙江杭州举办。本次培训由全国文化艺术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(简称“文化艺术行指委”)主办,文化艺术行指委教学质量评价与保障专委会、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共同承办。
文化和旅游部科技教育司相关负责人,浙江省文化广电和旅游厅二级巡视员程钢,教育部标准研制综合组组长、教育部教育评估中心原副主任李志宏,文化艺术行指委副主任委员、文化艺术类标准研制工作组副组长黄杭娟,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党委书记薛亮、校长施俊天,文化和旅游部科技教育司教育处一级主任科员陈元元等出席,近200位文化艺术行指委委员和艺术职业院校负责人、专业带头人、骨干教师等齐聚一堂,共同解读和探讨新版文化艺术类专业教学标准。
薛亮表示,自2016年起,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受文化艺术行指委委托,联合全国文化艺术类兄弟院校,先后分两轮、四批次,研制42个文化艺术类专业简介和专业教学标准。2024年,我校又协同兄弟院校共同编制《中国文化艺术职业教育年度报告(2022-2023)》,全面梳理文化艺术职业教育办学特色与成效。他期望通过本次培训交流,为文化艺术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注入强劲动能和创新活力,进一步深化与兄弟院校在人才培养、标准建设与项目研究等领域的合作,携手推动文化艺术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新格局。
程钢认为,文化艺术职业教育的发展,关乎文化自信的根基和文旅产业的未来。本次会议不仅是学习领会新版标准内涵与要求的重要契机,更是大家凝聚共识、交流互鉴、共谋文化艺术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平台。期望通过此次培训,能够深刻领悟新标准的精髓要义,准确把握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和规格内涵,切实加强校际之间、区域之间的交流合作,共同探讨文化艺术职业教育发展的新形势、新挑战、新路径。
李志宏作“国家职业教育新专业教学标准与专业建设”专题解读,从高质量发展政策要求切入,系统讲解标准的基本属性、要素内涵与主要特点。
黄杭娟围绕文化艺术类专业教学标准研制的新变化、新特点作解读,提出通过深化产教融合、强化数字赋能、厚植文化根基、突出实践特色,提升文化艺术职业教育办学质量。
会上正式发布《中国文化艺术职业教育年度报告(2022-2023)》,施俊天介绍《年报》的编制情况和核心内容。该报告由文化艺术行指委委托浙江艺术职业学院牵头,联合全国多所艺术职业院校共同编制,全面梳理文化艺术职业教育办学特色与成效,客观分析存在的挑战与短板,为新时代艺术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意见和参考。
山西艺术职业学院原院长、文化艺术行指委副主任委员单红龙,深圳艺术学校党总支书记、校长,文化艺术行指委副主任委员黄启成,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党委书记、文化艺术行指委副秘书长黄珊珊,武汉市艺术学校校长、文化艺术行指委委员聂磊,福建艺术职业学院副院长徐羽中,四川艺术职业学院副院长冯梅,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副院长刘秀峰,详细解读了表演艺术类、文化服务类专业教学标准,并分享了将标准落地转化为推动学校专业建设的实践举措。
培训期间,与会代表还参观了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实训基地,观摩表演艺术类专业课堂教学,直观感受新版文化艺术类专业教学标准在人才培养中的转化成效。
(图片由浙江艺术职业学院提供)